下好协同联动一盘棋 共谱京蒙协作新篇章——京蒙两地政协围绕落实《“京蒙协作 政协助力”框架协议》工作机制开展调研座谈综述
- 发布日期:2023-07-19 11:58
- 浏览次数:
7月14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常委会议厅内气氛热烈、座无虚席,大屏幕上“大北京带动大内蒙古 大合作促进大发展”的醒目标语振奋人心。不久,北京市政协、内蒙古自治区政协落实《“京蒙协作 政协助力”框架协议》工作机制座谈会暨签约仪式、赠匾仪式将在这里举行。这是继今年2月在北京市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后,京蒙两地政协人再一次坐到了一起。
这一次,他们将聚焦深化“京蒙协作 政协助力”制度机制共商共议,为推动京蒙协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贡献政协之力。
就在前一天,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内蒙古自治区主席王莉霞,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张延昆在呼和浩特会见北京市政协主席魏小东一行。孙绍骋书记对“京蒙协作 政协助力”合作平台给予充分肯定,对下一步“政协助力”方向和重点提出具体要求,进一步为两地政协协同发力明确了履职方向、拓展了工作思路,必将推动“京蒙协作 政协助力”工作迈上新台阶。
深调研 找准履职发力点
7月11日上午,北京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魏小东带领调研组抵达呼伦贝尔市,一下飞机便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张延昆直奔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开始了马不停蹄的调研。
在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调研组详细了解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对口支援情况,与医院负责人和相关科室共商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重点专科共建工作;
在呼伦贝尔市农垦集团,调研组感受到了内蒙古“畜”力赋能促发展,加快打造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强劲发展势头;
在陈巴尔虎旗,调研组深入牧民乌兰其其格家中,详细询问其子女入学和就业、享受国家惠民政策、家庭收入、生产生活等情况;
在额尔古纳市恩和俄罗斯民族乡,调研组看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带领各族干部群众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共建幸福家园的生动图景;
在满洲里市公路口岸、中俄互市自由贸易区,调研组详细了解内蒙古向北开放桥头堡建设所作工作和取得成效;
在呼和浩特市,调研组先后深入伊利集团、蒙草集团,沉浸式了解内蒙古精准施策推进“奶业振兴”和草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做法和成效;
......
四天三夜,奔赴多地,跨越四千里,只为“取真经”。这是一次取经问道之行,也是一次凝聚共识之旅。在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的关键时刻,调研组深入了解掌握京蒙协作的推进情况和合作需求,进一步明确接下来助力的切入口和发力点,必将助推内蒙古更好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更好服务和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
广协商 探寻协作“最优解”
“年初,京蒙政协签订‘京蒙协作 政协助力’框架协议,搭建起两地协作新平台。推出10条精品旅游线路、加大中医人才队伍帮扶力度、助力内蒙古特色农产品进京销售……双方在科技、经济、教育、文旅等领域推动达成一批协作项目。”座谈会上,内蒙古自治区政协秘书长杨利民介绍了“京蒙协作 政协助力”工作开展情况及阶段性助力成果。两地政协相关专委会负责同志也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纷纷交流发言。
作为对口专委会,前期,北京市政协经济委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协经济委积极对接联系,围绕两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差异性、互补性等情况共同研究确定了协作的切入点,推动了有关工作的落实。“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做好对口交流工作,围绕助力产业合作倍增计划,搭建企业交流合作平台;围绕内蒙古重点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建设,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围绕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引导鼓励两地企业创新合作模式,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内蒙古自治区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田永、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谢正光在发言中谈到。
“ 承担‘京蒙协作 政协助力’在科技、教育、医疗三个领域倍增计划的具体任务,使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找到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有力支点,找到了与对口部门协商互动的共同语言,找到了发挥政协委员智慧力量的应用场景。”内蒙古自治区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马韶晖表示,将继续加强与北京市政协对口委员会的联系,主动对接交流,积极争取支持,同时发挥好政协委员的作用,为六个“倍增计划”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围绕更好发挥首都科技优势,助力京蒙科技协作,北京市政协科技委员会主任许强谈了三方面想法:一是进一步加大首都科技人员对重点帮扶地区的科技支撑力度,推广北京新产品新技术,促进内蒙相关产业提质增效;二是加紧推进智算中心项目在京蒙两地的具体落地;三是加快推动已在内蒙古立项的7个应用场景示范项目推进实施。
“下一步,我们也有三方面的考虑。”北京市政协教卫体和文化文史委员会主任陈冬谈到,一是继续推进“京蒙协作 政协助力”项目落地见效;二是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开展协同调研,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高质量建言献策;三是动员和支持更多委员参与进来,努力在教育帮扶、文旅融合、体育休闲、医药卫生领域开展更多协作,助力京蒙协作越做越实、越做越深、越做越好。
“六个‘倍增计划’确定的目标和重点任务,与京蒙东西部协作协议同向同行,既拓展了协作领域,也提升了协作层次。我们将贯彻落实好六个‘倍增计划’和今天的会议精神,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围绕落实教育、医疗倍增计划,切实提升结对地区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围绕落实农畜产品销售、旅游倍增计划,切实提升脱贫群众收入水平,围绕落实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倍增计划,切实提升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作为第七批京蒙协作挂职干部团队领队,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葛俊凯字字铿锵,表示一定不负众望,传承好京蒙协作的好经验、好作风、好做法,跑好属于自己的这一棒。
建机制 明确助力“任务书”
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安润生的主持下,在京蒙两地政协领导魏小东、张延昆、张家明、林抚生、罗志虎、孙俊青的共同见证下,北京市政协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协签订了落实“京蒙协作 政协助力”工作机制协议,双方商定将通过建立京蒙政协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委员专题视察考察机制,专门委员会对口交流机制,联合调研、远程协商机制,学习资源共享机制六个方面,进一步细化完善两地政协合作的项目内容、工作方式、活动频次,全方位加强两地政协系统的合作,形成助力京蒙协作的广泛共识和强大合力。
“这标志着‘框架协议’的落实进入常态化实施阶段!”北京市政协主席魏小东提出从“三个方面”落细落实这一工作机制——一是双方在协商基础上,每年制定一个年度工作计划,这样从框架协议到常态化机制,再到年度计划,就能确保工作落地见效;二是以六个“倍增计划”找准定位、全面助力,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委员视察考察,提建议、办实事、促落实;三是双方承担年度任务的专委会要做好对接工作,加强互动交流,提出具体举措,助推问题解决,双方秘书长和办公厅主任要加强督查,确保圆满完成任务。
这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张延昆的想法不谋而合。站在新起点,张延昆希望双方从加强工作对接、加强学习交流、建立京蒙政协系统信息沟通工作平台、加强两地市县政协深入对接协作、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方面强化工作举措,共同围绕两地党委、政府确定的合作目标,积极做好牵线搭桥工作,助力两地各领域进行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务实协作,共同谱写推动京蒙协作发展的政协篇章。
活动结束时,内蒙古自治区政协特将一块崭新的匾额赠送给北京市政协,上书“京蒙协作 政协助力”八个大字,寓示着京蒙全方位合作花开结硕果;寓示着在这条奋进路上,政协助力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